第(2/3)页 “书籍……”微浓愣了一瞬,才明白他话中之意,“您是说,霁月姑娘送来的那些书吗?《子夜吴歌》什么的?” 楚璃含笑点头。 微浓讶异地问:“那些书是给我看的?难道不是用来……呃……我是说,不是有其它用处吗?” “哦?恕我愚钝,公主讲的‘其它用处’,指的是?”楚璃仍旧笑着,似是要看她出丑。 微浓被噎住了,不知他为何故作不懂。然众目睽睽,她怨念的同时,也只得支支吾吾地认错:“哦,也许是我会错意了……那些书,还没来得及看。” 楚璃倒也未再多言,再次看向她手中书册,又问:“这些典籍都背完了?” 微浓本想逞强一句,奈何楚璃的目光太过清透,她在他面前根本不敢造次,便叹了口气,无声作答。 楚璃似已料到了这个结果,笑道:“对于背诵典籍,我倒有些心得,不知公主可愿一听?” 微浓闻言立刻来了精神,连忙点头道:“好啊!就怕叨扰殿下。” “岂会?”楚璃四下看了看:“这里不太方便,公主平日是在何处习读?” “在毓秀宫偏殿。”微浓边说边伸手相请,与楚璃一并往偏殿走去。元宵和云台宫的人皆很识相,跟到偏殿门外便停住了脚步。 微浓心心念念想要知道楚璃的“心得”,平日又是不拘小节惯了,便也没觉得彼此独处有何不妥。一进偏殿,她便迫不及待地指着一摞高高的典籍,询问楚璃:“殿下说的背诵心得,是指什么?” 楚璃没有即可回答,随手捻起一本《大楚创业起居注》,翻开第一页,询问微浓:“会背吗?” 微浓为难地点点头:“不过这本学完太久,有些篇章已然忘了。” “无妨,背诵第一页让我听听。” 微浓只得硬着头皮,磕磕巴巴背道:“初,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,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。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……” 她背了半晌,勉强将前五页背完了,可她发现楚璃根本没有随她的背诵而翻过书页,目光一直停留在第一页的内容上头,凝神不知在想些什么。 如此一来,微浓也有些泄气了,直白问道:“殿下在听吗?” “在听。”楚璃淡然地放下书册,询问她:“公主是否觉得背诵典籍力不从心?费时费力,收效甚微?” 微浓也不隐瞒,扶额叹道:“是呢,背着后头,忘了前头。” 楚璃回笑:“方法不当,自然事倍功半。公主背诵之时,断句有异,应是没有真正吃透这书上的内容,故而背诵吃力。” 微浓自小便对舞刀弄枪颇感兴致,但对于咬文嚼字,实在不通,便也如实承认,苦恼地道:“这书太过深奥,我的确不懂。想必您也听说了,我自幼长于镖局,虽识字,但并不通文墨。而且教习嬷嬷讲的内容太拗口了,我多半都听不懂,只觉得这些字拆开来我都认识,但合在一起,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” 她原本以为,楚璃听见这话必定会看轻她,可没有,他只是耐心地道:“我幼时习读,也做此感,只觉得拗口晦涩。后来发现,凡举书目必要诵读出声,时日长久,定会有所收效。” 他又重新翻开那本《大楚创业起居注》,用白话的方式将第一卷的内容讲了一遍,是楚氏先辈的开国之事。不知为何,那些拗口的句子经过楚璃这般一讲,便似茶馆里的说书一般,十分通俗易懂。及至后来,微浓听得入神了,楚璃却住了口,惹得她忍不住追问起后续故事。 楚璃笑着指了指书册:“欲知后事如何,尽在书中。带着探究之意去出声诵读,以公主的聪慧,必定能读懂其意,如此一来,奥义在心,背诵便事半功倍了。” 微浓果然对这枯燥的《大楚创业起居注》来了兴趣,再去看后头的内容,竟也看得津津有味起来,全不顾楚璃在场,边看边赞叹道:“贵国先祖真乃神人也!既通兵法,又通文墨!” “只可惜流传到如今,我们楚氏一脉都是喜文不喜武了,唯独二弟爱武成痴。”楚璃如此说着,面上竟流露出一分担忧之色,又旋即消逝。 微浓虽不知他为何担忧,但也自知不该多问,便主动接续了方才的话题:“我会按照殿下教的方法,试着理解书中之意的。” 第(2/3)页